智能公路從概念逐漸走向現實
中國智能交通系統體系框架中包括了8個服務領域、34項服務、138個子服務。智能公路(AHS:Automated Highway system)是8個服務領域之一。
智能公路可通過公路上安置的傳感器感知車輛、環境、交通量等方面的信息,并將這些信息發布,實現對車流在時間和空間上的誘導、避免交通擁堵、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以保證交通安全、高效、暢通。
那么智能公路是個什么樣子?現介紹幾個實例供理解。
實例1:
德國在漢堡建設了一條智能公路,連接了漢堡碼頭附近的三條道路以及一條公路鐵路兩用橋——易北河升降橋。這條智能公路布設了多種傳感器,監測交通、照明、環境。交通傳感器用于監測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等,并可根據這些對象的通過路徑控制路燈在夜間點亮;同時這些交通傳感器的數據也能夠傳送到交通管理系統用于整個道路的交通動態管理。
道路上的環境傳感器還能夠監測環境信息,諸如天氣、空氣質量、停泊條件等,用于港口管理。
易北河的升降橋在河面有船舶通過時需要升起,此時,橋面的公路和鐵路都不能使用,造成陸上交通中斷。采用智能公路可以采用比較經濟的方式將中斷造成的影響降至最低。
實例2:
瑞典境內的歐洲E4公路。這條公路中有一段安裝了傳感器對路面結冰、交通擁堵以及其他危險狀況進行預警。這些傳感器安裝在路面上,利用太陽能供電。
實例3:
美國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就鋪設了一條試驗性的智能公路——駛萬達公路。這條公路上安裝了線圈車輛檢測器以檢測實施交通流信息,這些信息經過中心系統的分析將誘導指示通過通信系統傳遞到車載終端上以輔助駕駛員安全行駛。
最近,美國密歇根州運輸部正在建設全美最長的智能公路。密歇根州運輸部首先沿底特律大都市20英里長的96號和I-696州際高速路段安裝了17套傳感器和攝像機組合。這個智能系統可以在高速公路某路段進行維修時感知修路位置并告訴駕車人前方某處的某條車道關閉。如果路面結冰打滑,該系統可以提醒司機、甚至報警給密西根運輸部以便除冰。